工资拖欠多长时间是违法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五十条的规定,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,不得无故拖欠。具体来说,如果用人单位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未支付工资,即构成拖欠工资,属于违法行为。
对于全日制员工而言,如果本月的工资在第三个月还未发放,就已经算作拖欠工资。而对于非全日制用工,如临时工或小时工,工资支付周期通常不得超过15天。
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,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,并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寻求解决。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通常为一年,自劳动者知晓或应知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可以与工会协商,在一定条件下延期支付工资,但必须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备相关部门,且延期支付的时间通常不得超过一个月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拖欠工资如何计算赔偿金额?
拖欠工资后如何申请劳动仲裁?
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处罚措施有哪些?